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私钥泄露是 U 被转走的核心诱因。无论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钱包,私钥都是资产的 “钥匙”。部分用户为图方便,将私钥存在手机备忘录、云端相册,甚至通过微信、QQ 等社交软件传输,这些行为极易被恶意软件监控窃取。例如,2024 年有用户在使用某安卓模拟器登录钱包时,被植入的键盘记录器截获私钥,导致钱包内 10 万枚 USDT 在 10 分钟内被转空。还有用户将私钥写在纸条上随手放在桌面,被他人拍照后转走资产,这类因私钥管理不当导致的盗币占比超过 60%。
钓鱼攻击是 U 被转走的常见手段。不法分子会仿造钱包官网、交易所登录页或热门 DApp 链接,通过短信、社群等渠道推送。用户一旦点击进入虚假页面,输入账号密码或授权转账,U 就会被转入黑客地址。某安全机构监测显示,2025 年第一季度新增伪装钱包钓鱼网站超 2000 个,其中针对 USDT 的钓鱼链接占比达 72%,不少页面与官方界面相似度高达 98%,连资深用户都难辨真伪。
授权漏洞也可能导致 U 被转走。在参与 DeFi 质押、流动性挖矿等活动时,用户需授权钱包向第三方合约开放转账权限。若授权时未仔细核对合约地址,或授权范围包含 “无限转账” 权限,恶意合约会在后台自动转走 U。2024 年某知名 DeFi 项目被曝出漏洞,黑客通过篡改合约代码,将用户授权的 USDT 批量转移,单日造成超亿元损失。此外,部分老旧钱包版本存在技术漏洞,也可能被黑客利用植入转账指令,例如某钱包 2023 年的一个版本因签名算法缺陷,导致用户在未操作的情况下,USDT 被自动转至固定地址。
设备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。连接公共 WiFi 时,数据传输可能被监听;手机 ROOT、电脑越狱后,系统防护能力下降,易被植入盗币木马。有用户在咖啡馆使用免费 WiFi 转账时,被截取交易信息,黑客通过重放攻击篡改收款地址,导致 U 转入陌生账户。还有用户点击不明来历的 APK 文件,安装了伪装成理财 APP 的恶意软件,该软件后台读取钱包数据后,直接发起转账请求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